开国上将唐亮,戎马一生,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不朽功勋。他生活朴实,为人诚实,工作扎实,被干部群众亲切称为“老实人”。
唐亮早在1926年就参加了革命,但他在填写履历时,写的是“1930年8月参加革命”,以参加红军之日算起。有人提醒他:“您应从参加赤卫队算起,相差四年可就差了一个时代。”唐亮总是笑着说:“这就够了!够了!”他还教育身边的工作人员:“在人民面前谦卑些;在命运面前坚强些;在大事面前清醒些;在小事面前糊涂些;在困难面前努力些;在挫折面前坚忍些;在荣誉面前谦让些;在胜利面前谨慎些。”
1956年,党中央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,在召开预备会议时,毛泽东同志说:“我们的党,是一个欣欣向荣,不断发展的党,每届中央委员,可以逐步适当地增加一些,一次不宜增加太多,现在提出的名单,看来增加的人是多些了,可否减掉一点。”有关同志听了毛主席的意见,感到要减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十分为难。
当时,中央委员候选名单里,就有唐亮。当唐亮听到毛主席的意见后,立即向中央和主席写了一封十分诚恳的报告,要求从候选名单里把他的名字划掉,并且表示,他是大军区政委,即使不是中央委员,每次中央工作会议,他也有机会参加,同样可以及时听到中央及毛主席的声音。毛泽东看到唐亮的报告后曾感叹地批示:有的人闹名誉,闹地位,闹军衔,少一颗星还淌眼泪,而唐亮同志在这么大的问题上,主动让位,令人敬佩。
有一次,时任南京军区政委的唐亮受邀到军区礼堂作报告,听众是军区直属部队新提拔干部。唐亮举例说,古代孙叔敖任楚国宰相时,楚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。不料,有一位老人却穿着麻布制的丧衣前来吊丧。老人对孙叔敖说:“地位越高,态度越谦虚;官职越大,处事越小心谨慎;俸禄已很丰厚,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。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,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。”接着,唐亮语重心长地说:“你们是新提拔的干部,是党的干部,我要求你们起码做到四条:一不贪污;二不腐化;三不抗上;四不压下。”当时台下鸦雀无声,数年后人们仍记忆犹新。
唐亮任南京军区政委期间,节俭是出了名的。当时,军区召开政工会,他规定只供应开水,茶叶自带。军区装甲兵部队成立,有人提出开庆祝会,会一次餐,唐亮规定只开“小型座谈会,不吃饭”。有关部门申请要盖大礼堂,唐亮批示只准“盖小礼堂”。一次,军区召开党代会,不少同志发言激烈,批评唐亮“小气”,但他不置一词,仍我行我素。
在当时的南京军区领导中,唐亮还是著名的“困难户”。他家中十口人,仅靠唐亮一人工资生活。每月开支常常出现“财政赤字”。1955年,他的夫人张锐从部队复员,想让唐亮帮忙到地方找工作,以减轻家中负担。唐亮却说:“这么个大家还不够你忙的?再说地方上最怕你们这些‘官太太’,大事做不了,小事又不干,事情做不了多少,人家又碍着情面,对大家都不好。”他又跟张锐开玩笑:“我是关起门来做‘皇帝’,你就是‘皇后’,有什么不好。”
一次,张锐到南京军区总医院看病,医务人员见其衣着俭朴,以为是农村妇女,态度生硬,并叫她“乡巴佬”。唐亮知道后笑着说:“乡巴佬好嘛!没有乡巴佬,哪有我们吃的穿的?”
张锐的二舅,曾做小买卖。解放后,他听说唐亮担任南京军区的大官,就从家乡到南京来找唐亮,想谋个一官半职。唐亮问二舅:“你想干什么?”二舅说:“参军。再说,当兵不行,当官还不行吗?你先放我个团长干干吧。”唐亮毫不客气对二舅说:“你都四十多岁了,怎能当兵?你既无专长,又没贡献,能当什么官?”
唐亮曾立三条家规:一是他在家里的办公室兼书房,家属和子女不得入内;二是他的文件和资料,家属和子女不得翻看;三是他的工作情况和与其他首长的人事关系,家属和子女不得打听。唐亮珍藏一方印章,石料仅值三角钱,上面刻书:“平凡翁。”唐亮爱不释手,凡是珍贵书籍,均盖有此章。陈毅元帅评价说:“平凡翁,不平凡,平凡之心,重如泰山。”(徐伯黎)